正确使用电流变送器的注意事项:选型:输入类型: 必须与一次传感器完全匹配(如热电阻PT100、热电偶K型、0-10V电压、0-5V电压、mV信号、应变电桥等)。
正确使用电流变送器需要遵循以下步骤和注意事项
您当前的位置:首页 -> 新闻资讯 -> 正确使用电流变送器需要遵循以下步骤和注意事项

 

正确使用电流变送器需要遵循以下步骤和注意事项

http://www.szkefute.com/ 固态继电器 2023年5月2日 12:18

正确使用电流变送器的注意事项:

选型:

输入类型: 必须与一次传感器完全匹配(如热电阻PT100、热电偶K型、0-10V电压、0-5V电压、mV信号、应变电桥等)。
量程范围: 选择覆盖被测量物理量实际变化范围的变送器量程(如0-100°C, -0.1~1.0MPa)。
输出类型: 绝大多数选择4-20mA。
供电方式: 优先选择两线制。确认后端系统(PLC/DCS)是否支持两线制连接(通常有24V回路供电端口)。
精度等级: 选择符合应用要求的精度(如0.1%、0.2%、0.5%)。
电气隔离: 绝大多数情况需要隔离型。
环境适应性: 考虑安装环境的温度、湿度、防爆等级(如需)、防护等级(IP等级)、抗电磁干扰能力等。
安装方式: 导轨安装、直接螺钉固定、与传感器一体化安装等。
接线:

仔细阅读产品说明书! 不同品牌型号接线端子定义可能有差异。
两线制典型接法:
24V DC 电源正极(+) → 变送器的电源输入端(标记为V+/P+/L+等)。
变送器的电流输出端(标记为Iout/SIG+/LOOP+等) → 接收设备(如PLC AI模块)的输入正端(+)。
接收设备(PLC AI模块)的输入负端(-) → 24V DC 电源负极(-)。PLC模块内部通常有250Ω标准负载电阻。
本质上形成一个回路: 电源+ → 变送器 → PLC输入+ → PLC输入- → 电源-。
确保电源电压符合要求(通常24V DC ±10%)。
使用屏蔽电缆进行信号传输,并将屏蔽层在接收端(PLC端)单点良好接地,屏蔽层在变送器端悬空或做绝缘处理。这对于抗干扰至关重要。
拧紧接线端子,避免接触不良。
安装:

根据选型和环境要求,将变送器安装在合适位置(控制柜导轨、设备附近支架等)。
避免靠近强电磁干扰源(如大功率电机、变频器、大电流母线)。如需靠近,确保屏蔽良好。
注意传感器与变送器之间的连接线长度和屏蔽。对于易受干扰的弱信号(如热电偶mV信号),变送器应尽量靠近传感器安装(采用一体化温度变送器是常用方案)。
确保环境温度在变送器规定的工作范围内。
调试与校准(通常在出厂前完成,现场可能需要验证或微调):

量程设置: 大多数智能变送器可通过手操器或按钮设置输入类型和量程。传统变送器可能需要零点(Zero)和满度(Span)电位器调整(使用精密信号源和电流表)。
线性度验证: 给变送器输入几个标准点(如0%, 25%, 50%, 75%, 100%量程对应的传感器信号),测量实际输出电流是否符合理论值(4mA, 8mA, 12mA, 16mA, 20mA)。
与PLC/DCS组态匹配: 在控制系统(PLC/DCS)的组态软件中,设置对应通道的信号类型为4-20mA/两线制,并正确设置工程单位(如°C, MPa)和量程范围(与变送器量程一致),以便将mA信号转换为实际的物理量数值。
使用与维护:

系统正常运行后,变送器会持续将物理量转换为4-20mA信号传输。
关键优势:
抗干扰强: 电流信号不易受线路电阻变化和电磁干扰影响(相比于电压信号)。
传输距离远: 理论上可达数百米甚至千米(取决于电源电压和回路电阻)。
可两线制供电: 简化布线,降低成本。
断线检测: 4mA活零点方便检测线路故障(电流<3.6mA通常判断为断线故障)。
标准化: 4-20mA是工业通用标准,易于集成。
维护: 定期检查接线紧固性、电缆屏蔽层接地情况。在定期检修时,可根据需要进行精度验证。
重要注意事项:

严禁在通电状态下拆装变送器接线! 在拆卸前务必断电。
两线制回路中的最大负载电阻不能超过变送器允许值(一般至少250Ω,具体看手册)。负载过大,变送器无法驱动足够的电流达到满量程(20mA)。计算:最大负载电阻 = (电源电压 - 变送器最低工作电压) / 0.02A。
确保供电电源有足够的功率。
接线错误(如电源反接)可能损坏变送器。
处理隔离型变送器时,注意理解其隔离边界。